各位親愛的投資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專欄寫手老張。最近啊,我身邊不少朋友、讀者,甚至連我家巷口賣麵的大嬸都來問我:「老張啊,那個什麼Firstrade(第一證券)是真的嗎?聽說有人用它賺大錢,但也有人說什麼firstrade 詐騙,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吼,看來這問題可真是熱鍋上的螞蟻,燒得大家心頭直冒煙啊!
今天,老張就來跟大家好好聊聊這個在美股圈紅透半邊天的「Firstrade」,順便也揭開那些披著Firstrade羊皮的「詐騙」手法,讓大家在投資的康莊大道上,能走得更穩、更安心,別一不小心,把辛苦錢送進了詐騙集團的口袋裡!
Firstrade是真的嗎?零手續費的美股樂園,還是潛藏的陷阱?
「老張,Firstrade到底是不是一家正常的券商啊?聽起來這麼好,零手續費,會不會是詐騙?」這是最常聽到的疑問。別急別急,讓我來為您撥開迷霧。
Firstrade(第一證券),這家公司可是個「老前輩」了,早在1985年就在美國紐約成立,算起來比不少讀者的年紀都還大呢!它就像個線上百貨公司,提供琳瑯滿目的美股、ETF(指數股票型基金)、期權、共同基金等投資商品,而且最吸引人的,就是買賣股票和ETF的「零佣金」政策,這點對小資族來說,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大大降低了投資門檻。
更貼心的是,Firstrade還有繁體中文的操作介面,不懂英文也能輕鬆上手,甚至還有專為台灣投資人設立的中文電話客服專線,而且是24小時、一週七天不打烊的服務喔!這就像在異鄉突然聽到家鄉話一樣,特別有安全感。
至於大家最關心的「安全」問題,Firstrade是FINRA(美國金融業監管局)和SIPC(美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公司)的會員。這就像給你的投資上了一道保險,SIPC會為每個客戶的資產提供最高50萬美元的保障(其中現金部分最高保障25萬美元),萬一券商真的出什麼狀況,至少有個兜底的機制。聽到這裡,你是不是心裡踏實多了?

然而,事情總是一體兩面,就像你買了輛性能超跑,雖然跑得快,但油耗也高。Firstrade雖然有許多優點,但它畢竟不是上市公司,它的營運狀況就沒有上市券商那麼透明,這讓一些比較謹慎的投資人會有些疑慮。此外,雖然有中文客服,但有時會聽到用戶反映,遇到一些複雜問題時,客服的即時反應速度和解決效率還有進步空間。
「Firstrade 詐騙」風暴來襲!假冒魚目混珠,投資者如何自保?
說到「firstrade 詐騙」,這才是大家最膽戰心驚的部分。這裡要特別強調,真正的Firstrade公司,是一家合法經營的券商,而我們常聽到的「firstrade 詐騙」,絕大部分都是不法分子冒用Firstrade的名義來行騙。這就像詐騙集團假冒警察或銀行人員一樣,利用大家對知名品牌的信任來設陷阱。
這些詐騙集團的手法可謂是「花招百出,無孔不入」。我朋友小李最近就差點中招,他告訴我,有個自稱是「投資大師」的人,透過交友軟體加了他好友,每天噓寒問暖,聊到投資就信誓旦旦地說:「保證獲利!沒有風險!穩賺不賠!」然後就引導小李去一個長得跟Firstrade官網很像的假網站開戶。一開始,小李投入一點小錢,還真的賺了幾筆,也順利提領出來。小李心想:「哇!這下發財了!」於是加大投入,結果呢?當他想提領大筆資金時,就被要求繳交高額的「稅金」或「手續費」,否則就凍結帳戶。這才驚覺大事不妙,血本無歸!
這種詐騙手法,內政部早已多次發出警示,甚至許多受害者的通報案例,都指向了這種「假冒知名券商、虛假高獲利承諾、前期誘惑性出金、後期拒絕提款」的模式。他們通常會在社交群組裡安排「樁腳」,不斷分享假的獲利截圖,營造出大家都在賺錢的假象,讓你越陷越深。

所以,老張要特別提醒大家,任何號稱「保證獲利」、「穩賺不賠」的投資,十之八九都是詐騙!投資永遠都有風險,市場瞬息萬變,哪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如果你遇到這種「好康」,請立刻提高警覺,切記「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如何辨識真假Firstrade?以及其他潛在風險
面對狡猾的詐騙集團,我們該怎麼保護自己呢?
首先,認明官方網站是第一步。真正的Firstrade官網網址是「https://www.firstrade.com」,網址前面會有一個小鎖頭的標誌,表示連線是安全的。下載應用程式也務必從官方應用程式商店(例如Apple App Store或Google Play商店)下載,並確認開發商名稱。社交媒體上的官方帳號,通常也會有藍勾勾認證。如果對方給你的連結看起來怪怪的,或是讓你下載不明軟體,那絕對有鬼!
其次,關於Firstrade本身的一些潛在疑慮,雖然和詐騙是兩回事,但也值得注意。例如,有網路資訊提到,Firstrade的官網查詢WhoisDog顯示預計於2024年12月28日到期,這會讓部分投資人對其長期經營產生疑問。雖然官方可能只是沒有設定自動續期,或是會在到期前完成續約,但這類資訊還是會引發討論。
另外,外匯天眼(WikiFX)這個平台,對Firstrade的評分只有1.49分(滿分10分),並指出其未查到相關監管牌照資訊,判定為高級風險隱患。這點讓許多投資人感到困惑,因為明明Firstrade是FINRA和SIPC的會員。這裡可能存在平台評級標準與美國券商監管體系不同所造成的理解差異,但這也提醒我們,在選擇券商時,可以多方參考不同來源的評價,不要只聽信單一說法。畢竟,投資是自己的錢,多一分謹慎,少一分遺憾。

歷史上,Firstrade也曾發生過2019年駭客入侵資料外洩事件,不過官方後來解釋是聘請安全公司進行系統測試,並無實際資產損失。這說明即使是大公司,網路安全也需要時刻警惕,所以我們作為用戶,務必開啟雙重驗證(Two-Factor Authentication),替自己的帳戶多加一道鎖。
Firstrade好不好用?出入金、稅務與券商大比拼
既然Firstrade有這麼多討論,那它到底適不適合你呢?我們來看看它的「成績單」:
優點:
* 零手續費: 買賣股票、ETF(指數股票型基金)、期權、共同基金,通通免佣金,這絕對是小資族和頻繁交易者的福音。
* 中文服務: 繁體中文介面加上台灣專線中文客服,對台灣投資人來說非常友善。
* 開戶方便: 線上就能完成開戶,流程相對簡便。
* Debit Card(簽帳金融卡): 如果你的帳戶淨值達到25,000美元,可以申請這張卡,直接用帳戶裡的資金消費或提款,而且每月首次提領還有免手續費補助,這對於在美股賺了錢想直接使用的投資人來說,非常方便。
* 入金補助: 不定期提供電匯入金補助,像目前2,500美元以上最高25美元的匯費補貼,能省下不少跨國匯款費用。
缺點:
* 不會自動退稅: 這是個讓很多台灣投資人頭痛的問題。美股股息會預扣30%的稅金,有些債券ETF和全球型股票ETF的股息,Firstrade不會自動幫你申請退稅。這表示你可能需要自己跑流程,或是乾脆放棄這部分退稅,對於長期領取股息的投資人來說,是個不小的成本。相較之下,直接購買美國公債或公司債的利息,則不會被預扣30%稅款。
* 無即時線上客服: 雖然有電話客服,但沒有即時文字對話的線上客服,有時需要等待。
* 非上市公司: 營運透明度相對較低,難以像上市券商那樣隨時查看其財務報告。
* 交易介面較陽春: 對於習慣複雜技術分析和頻繁短線交易的投資人來說,Firstrade的交易介面可能顯得較為簡潔,更適合長期投資者。
* 出金費用: 電匯出金每次25美元,雖然有首次免費補助,但若需頻繁提領,仍是一筆費用。
出入金流程小提醒:
想把錢匯進Firstrade,通常是透過「電匯」方式。費用部分,台灣的銀行會收大約新台幣800-1000元的電匯費。有個小撇步是選擇「全額到行」,這樣可以避免中轉銀行再收一筆手續費,確保你匯出的金額全數到達。匯款時記得在附言註明你的Firstrade帳號和英文全名喔!
至於出金,除了25美元的電匯費用,Debit Card也是一個選項,不過它有帳戶最低金額要求和每日提款上限,且有約3%的手續費。首次出金時,你可能會接到Firstrade客服的電話確認,這是正常程序,為了保障你的資金安全。
跟其他券商比一比:
* 嘉信證券(Charles Schwab): 這是全美最大的券商之一,規模龐大,已經上市,倒閉風險極低,安全性高。它同樣提供免費中文客服和免手續費交易,股息會自動再投入,對長期投資者很友善。不過它曾停止提供台灣用戶Debit Card服務,近期是否有恢復則需自行確認。
* 盈透證券(Interactive Brokers,簡稱IB): 被譽為全球最大網路券商,同樣已上市,系統穩定,交易品種涵蓋全球市場,而且SIPC之外還有額外的資產加保。它提供每月一次免費出金,這點比Firstrade有優勢。不過對於美股新手來說,它的介面可能會相對複雜一些。
結論:你的錢包,你做主!
總之,Firstrade作為一家歷史悠久、提供零佣金美股交易的網路券商,對廣大華人投資者來說,確實提供了便捷的投資管道。然而,市場上「firstrade 詐騙」的層出不窮,提醒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

當前投資市場與詐騙活動並行,就像雙面刃。任何過於美好或聲稱「零風險」的投資機會,都應該讓你的警報大響。記住這幾個原則:
1. 「慢活」查證: 收到任何投資資訊,先別急著點擊連結或轉帳,務必透過正規管道(例如官方網站、內政部165反詐騙專線)查證。
2. 「三不」原則: 不輕信陌生人的投資建議、不隨意下載不明軟體、不匯款到不明帳戶。
3. 「懂風險」再投入: 投資一定有風險,虧損本金是常態。在決定投資前,務必徹底了解產品、券商的優缺點,並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 風險提示: 投資海外市場可能涉及匯率波動、跨國法規差異以及潛在的稅務問題。若您對資金流動性要求較高,或是對稅務處理感到困惑,建議在投入大筆資金前,先向專業會計師或金融顧問諮詢,並務必詳細閱讀券商提供的所有風險披露文件,確保自身權益。畢竟,投資理財是為了讓生活更好,而不是讓自己陷入焦慮和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