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各位朋友!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拿著同樣的錢,到不同的國家卻能買到完全不同數量的東西?像我那個愛旅行的朋友小美,最近從歐洲回來就跟我抱怨:「在瑞士買個巧克力,怎麼那麼貴?感覺我的歐元到那邊瞬間縮水!」聽她這麼一說,我不禁笑了,這不就是我們今天要聊的「世界流通貨幣排名」在生活中的真實寫照嗎?
你可能會問,搞懂這些貨幣排名有什麼用?我又不是搞金融的,也沒要出國當大亨。其實啊,別小看這些數字遊戲,它可跟我們口袋裡的錢息息相關呢!無論你是要出國旅遊換匯、打算海外購物、甚至只是關心未來物價走勢,了解哪些貨幣比較「強勢」、哪些在國際上「吃得開」,就像是多了一雙看世界的眼睛,讓你對全球經濟脈動更有感覺,甚至能為自己的荷包多添一份保障喔!

—
## 貨幣的「強弱」學問大,不只看數字!
什麼叫做貨幣「強」?難道是它印得比較大張、比較有分量嗎?當然不是啦!在金融世界裡,貨幣的強度,指的是它在國際上能「買」多少東西的能力。想像一下,如果你有一張百元鈔票,在台灣可能買兩份便當,但在某些國家卻只能買半個麵包,這就反映了貨幣之間的購買力差異。
要評估一個貨幣的強度,背後可是一門大學問,光是看匯率數字還不夠。它牽扯到的因素可多了,簡直比連續劇的劇情還複雜:
* 市場供需法則: 大家搶著要的貨幣,自然就「水漲船高」;反之,沒人要的就「跌跌不休」。
* 國家經濟體質: 就像一個人的身體,經濟成長率高、通膨(通貨膨脹)穩定、貿易表現亮眼,這個國家的貨幣通常就比較「健康」。
* 央行(中央銀行)的「掌舵」功力: 央行透過調整利率、控制貨幣發行量等政策,影響著貨幣的價值。想知道一個國家貨幣會不會「跌股」,看看它家央行最近在做什麼,準沒錯!
* 政治局勢穩定度: 誰喜歡把錢放在一個動不動就鬧事的國家?政治越穩定的地方,越容易吸引國際資金,貨幣也就越堅挺。
* 投資吸引力與信心: 一個國家如果稅制友善(像那些「避稅天堂」)、有獨特資源(比如石油多到用不完),或者大家普遍對它的經濟發展有信心,自然吸引外資湧入,錢多了,幣值也就硬了。
綜合這些因素,才能真正判斷一個貨幣是「鋼鐵之軀」還是「紙糊的老虎」。
—

## 2025年預測!全球「最有錢」的貨幣,你認識幾個?
你以為最有錢的貨幣就是美元或歐元嗎?錯了!根據一些專業財經機構,例如全球外匯交易平台 AvaTrade (愛華) 和 LiteFinance (萊特金融) 的預測,未來幾年全球最「值錢」的貨幣,可有不少來自中東的「石油富豪」國家,而且它們大多還跟美元「勾肩搭背」呢!不信你看:
排名 | 貨幣名稱 (簡稱) | 代表國家/地區 | 兌美元匯率 (約) | 強勢原因解析 |
---|---|---|---|---|
1 | 科威特第納爾 (KWD) | 科威特 | 1 KWD ≈ 3.25 美元 | 全球最大石油儲備國之一,經濟高度依賴石油,擁有龐大的「科威特投資局(Kuwait Investment Authority, KIA)」主權財富基金,且實施免稅和低失業率政策。 |
2 | 巴林第納爾 (BHD) | 巴林 | 1 BHD ≈ 2.659 美元 | 與美元掛鉤,經濟也以石油天然氣為主,通膨率低,政治經濟相對穩定。 |
3 | 阿曼裡亞爾 (OMR) | 阿曼 | 1 OMR ≈ 2.60 美元 | 與美元掛鉤,擁有豐富石油資源,貨幣政策嚴格,通膨控制良好。 |
4 | 約旦第納爾 (JOD) | 約旦 | 1 JOD ≈ 1.41 美元 | 與美元掛鉤,雖缺乏自然資源,但國家政策使其貨幣穩定,能維持高價值。 |
5 | 英鎊 (GBP) | 英國 | 1 GBP ≈ 1.36557 美元 (2025預測) | 歷史悠久,全球第四大常用貨幣,受英格蘭銀行政策、通膨與經濟成長影響。 |
6 | 開曼群島元 (KYD) | 開曼群島 | 1 KYD ≈ 1.2 美元 | 與美元掛鉤,著名的「避稅天堂」,吸引大量國際企業和富人資金。 |
7 | 歐元 (EUR) | 歐盟區 | 1 EUR ≈ 1.17675 美元 (2025預測) | 全球第二大使用貨幣,自由浮動,受歐盟區整體政治經濟狀況影響。 |
8 | 瑞士法郎 (CHF) | 瑞士 | 1 CHF ≈ 0.79423 美元 (2025預測) | 以政治中立、財政穩健聞名,被視為全球金融動盪時期的「避風港」貨幣。 |
9 | 美元 (USD) | 美國 | 基準貨幣 | 全球最強大、使用最廣泛的貨幣,主導全球貿易與金融,多國貨幣與其掛鉤。 |
10 | 加元 (CAD) | 加拿大 | 1 CAD ≈ 1.35783 美元 (2025預測) | 價值與美元及加拿大豐富的自然資源(如石油、鈾)密切相關,被視為「大宗商品貨幣」。 |
看完這個表,你是不是發現,原來有些你聽都沒聽過的貨幣,竟然比英鎊、歐元、甚至美元本身還要「值錢」?這說明了,貨幣的價值有時候不只跟經濟規模有關,還跟獨特的國家戰略(比如成為「避稅天堂」)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比如石油儲量)脫不了關係。而且,這些「高價」貨幣很多都選擇了與美元掛鉤,也就是說,它們的價值就像搭上了美元這艘大船,跟著美元起伏,但也享受了美元帶來的穩定性。
—
## 外匯市場好熱鬧!每天有多少錢在「跑」?
說到貨幣,就不能不提到每天在全球各地跑來跑去的外匯交易。就像你去菜市場買菜,菜的交易量越大,表示買賣的人越多,價格變動也會比較平穩。外匯市場也是一樣,交易量越大,代表這個貨幣的流動性越好,買賣起來就越方便、點差(買賣價差)也越低。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BIS) 在2022年4月的統計,全球外匯市場每日的交易量簡直是天文數字,其中有幾個「大咖」貨幣,幾乎佔據了整個市場的半壁江山:
貨幣名稱 (簡稱) | 全球外匯市場日交易量占比 (2022年4月) |
---|---|
美元 (USD) | 88.5% |
歐元 (EUR) | 30.5% |
日元 (JPY) | 16.7% |
英鎊 (GBP) | 12.9% |
人民幣 (CNY) | 7.0% |
澳洲元 (AUD) | 6.4% |
加元 (CAD) | 6.2% |
瑞士法郎 (CHF) | 5.2% |
港元 (HKD) | 2.6% |
新加坡元 (SGD) | 2.4% |
新台幣 (TWD) | 1.1% |
*請注意:由於外匯交易是貨幣對的形式,因此總和會超過100%。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跟我一樣驚訝,美元的交易量占比竟然高達88.5%?這可不是說全球88.5%的錢都是美元,而是說在全球所有的外匯交易中,幾乎每一次交易都牽涉到美元,它就像個「萬人迷」,走到哪都有它的影子!這也難怪美元被稱為全球的「基準貨幣」,因為很多貨幣的價值都以它來衡量,就連許多國際大宗商品的交易,也都是用美元來計價。
當然,除了單一貨幣,外匯市場還有各式各樣的「貨幣對」交易。就像情侶檔一樣,兩種貨幣綁在一起,一起在市場上跳舞。根據國際清算銀行 (BIS) 2019年的數據,最受歡迎的貨幣對包括:
貨幣對 | 每日交易量占比 (2019年) |
---|---|
歐元/美元 (EUR/USD) | 24.0% |
美元/日元 (USD/JPY) | 13.2% |
英鎊/美元 (GBP/USD) | 9.6% |
澳元/美元 (AUD/USD) | 5.4% |
美元/加元 (USD/CAD) | 4.4% |
美元/人民幣 (USD/CNY) | 4.1% |
美元/瑞郎 (USD/CHF) | 3.6% |
美元/港元 (USD/HKD) | 3.3% |
歐元/英鎊 (EUR/GBP) | 2.0% |
美元/韓元 (USD/KRW) | 1.9% |
看看這些數據,不難發現美元幾乎是所有熱門「貨幣對」的共同主角。這再次印證了美元在全球金融市場中的核心地位,它是全球貿易和金融結算的主導者,就像是國際貿易的「通用語言」,沒有它,很多跨國交易可能都難以順利進行。
—
## 誰在全球「買單」?國際結算貨幣的權力遊戲
除了外匯交易,還有一個重要指標能看出貨幣的「江湖地位」,那就是「國際結算貨幣支付份額」。簡單來說,就是各國在做跨國買賣、轉帳時,最常用哪種貨幣來「買單」。就像你網購,會選擇用現金、信用卡還是行動支付一樣,國家之間的貿易也需要一種大家都接受的貨幣來完成交易。
根據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 (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 SWIFT) 在2024年的數據,全球主要結算貨幣的排名,也明確地告訴我們誰是「老大」、誰是「老二」,以及哪些貨幣正在悄悄崛起:
排名 | 貨幣名稱 (簡稱) | 全球結算支付份額 (2024年) | 簡要說明 |
---|---|---|---|
1 | 美元 (USD) | 約 47% – 47.9% | 毫無疑問的霸主,全球貿易、金融交易和央行儲備的首選貨幣。 |
2 | 歐元 (EUR) | 約 22% – 23% | 作為歐盟區的共同貨幣,在歐洲及部分非洲國家廣泛使用。 |
3 | 英鎊 (GBP) | 約 6.84% – 7.27% | 歷史悠久的國際金融中心貨幣,雖然脫歐但其重要性仍持續。 |
4 | 人民幣 (CNY) | 約 4.47% – 4.61% | 中國經濟崛起與對外貿易擴大,國際化進程顯著加快。 |
5 | 日元 (JPY) | 約 3.44% – 3.61% | 亞洲主要經濟體貨幣,被視為避險資產之一。 |
6-10 | 加拿大元 (CAD) 澳元 (AUD) 瑞士法郎 (CHF) 新加坡元 (SGD) 韓元 (KRW) |
穩定或逐漸增加 | 這些貨幣在各自區域或特定產業(如大宗商品、金融服務)中扮演重要角色,份額逐漸擴大。 |
從結算份額來看,美元和歐元的「雙巨頭」地位仍然穩固,特別是美元,簡直是國際貿易的「預設選項」。不過,人民幣近年來的表現可圈可點,份額持續提升,已經穩居第四大支付貨幣,這背後反映的是中國在全球經濟中越來越大的影響力,以及它積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努力。或許未來某天,我們出國旅遊,用人民幣也能「走遍天下」呢!
—
## 影響貨幣排名的幕後推手:政策與經濟數據
讀到這裡,你可能會想:「這些複雜的貨幣排名,到底跟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其實啊,這些排名背後,藏著各國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和實實在在的「經濟數據」,它們才是決定貨幣強弱的關鍵推手。
中央銀行的「魔術手」:貨幣政策
想像一下,每個國家的中央銀行,就像是貨幣的「大管家」,它們手上握有幾把關鍵的「鑰匙」,能直接影響貨幣的價值:
* 利率高低: 最常見的就是調整利率了。當央行提高利率,就像提高了存款的利息,會吸引更多的外國資金流進來,大家都想把錢存到利息高的地方嘛!錢進來多了,這個國家的貨幣需求就大,自然而然就「值錢」了。反之,如果降息,錢可能就流出去,貨幣就可能貶值。
* 貨幣發行量: 央行還能控制市場上錢的數量。錢發太多,物價就容易上漲(通膨),錢就不值錢了;錢發太少,經濟可能又停滯。這需要高超的平衡藝術。
* 「掛鉤」政策: 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科威特第納爾、約旦第納爾,它們選擇了與美元「掛鉤」,也就是把自己的貨幣匯率固定在一個區間,跟著美元跑。這樣做的好處是能享受美元的穩定性,但壞處就是自家央行調整貨幣政策的自由度就小了。像我們台灣的新台幣,雖然不是完全掛鉤,但也深受美元和國際貿易的影響。
所以,下次新聞提到美聯儲(Federal Reserve, 簡稱聯準會)、歐洲中央銀行(European Central Bank, 簡稱歐洲央行)或是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 簡稱英國央行)又升息或降息,你就可以知道,這背後牽動的可是全球貨幣的大波動,很可能就會影響到你的跨國交易,甚至是你手上的股票或基金喔!
數字會說話:經濟數據
除了央行的政策,一個國家「實打實」的經濟表現,才是貨幣價值最堅實的後盾。這些經濟數據就像是貨幣的「健康檢查報告」:
* 國民生產總值(GDP)與經濟成長: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國家一年創造了多少財富。經濟成長越好,表示這個國家越有「賺錢」能力,對投資人來說就越有吸引力,貨幣自然就強。
* 貿易平衡: 國家出口賺的錢比進口花的多,就是貿易順差,這表示有很多外國人買它家的東西,對貨幣需求就大,幣值就會上升。反之,如果老是進口多於出口,就可能讓貨幣貶值。
* 通膨率: 物價上漲的速度。如果通膨太高,代表錢越來越不值錢,貨幣的購買力就會下降,大家都不喜歡。
* 自然資源: 像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這些國家,因為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這些資源在國際市場上價值連城,它們的貨幣也就有了堅實的「靠山」。
* 獨特地位: 比如開曼群島、巴哈馬這些「避稅天堂」,因為稅制優惠,吸引了大量跨國企業和富人把資金存放在那裡,這些資金的流入也支撐了其貨幣價值。
所以,你會看到美元因為美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而地位穩固;歐元因為有龐大的歐盟作後盾,即便各國經濟有差異,整體仍具競爭力;人民幣隨著中國經濟體量不斷擴大,國際影響力也水漲船高;而澳元、加元這些「大宗商品貨幣」,則常常跟著鐵礦石、石油等原物料價格波動。至於瑞士法郎,因為瑞士政治中立、財政穩健,所以在全球市場動盪不安的時候,它常常被視為資金的「避風港」,反而會逆勢走強。
—
## 結語:貨幣世界多變化,學習觀察才能穩住荷包!
看完了「世界流通貨幣排名」這趟旅程,你是不是覺得,原來小小一張鈔票,背後藏著這麼多故事和學問?從科威特第納爾的石油財富,到美元的全球霸主地位,再到人民幣的崛起,每一種貨幣的起伏,都牽動著全球經濟的脈動。
了解這些,不代表你馬上就能變成外匯達人,但至少能讓你下次看到新聞報導哪個國家又升息、哪個大宗商品價格又漲了,不會再覺得事不關己,而是能多一份「原來如此」的理解。這份理解,能幫助你在面對各種投資決策,甚至是規劃出國旅遊預算時,有更明智的判斷。
💡 小叮嚀: 金融市場瞬息萬變,貨幣的價值和排名隨時都可能調整。上述數據雖有來源,但皆為過去或預測資訊,不代表未來走勢。無論你是否想投入外匯交易,都建議要保持一顆學習的心,關注最新的國際新聞、各國央行的政策公告。
⚠️ 風險提示: 任何涉及外匯或投資的行為,都存在風險。貨幣價值可能會因各種不可預測的因素而大幅波動。若您的資金流動性不高,或是對國際金融市場不甚了解,建議先充分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並尋求專業的財務顧問建議後,再採取任何投資策略。別想著一夜致富,穩健學習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