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十大外匯黑平台評測網

哪些外匯平台是黑平台?

Menu
  • 外匯教學
  • 外匯新聞
  • 平台評測
Menu

平盤下禁止放空意思大解析:搞懂它,股市避險不踩雷!

Posted on 2025 年 7 月 5 日 by blacklistedbroke

嘿,各位股海裡的衝浪高手、或是剛想踏進這片藍海的探索者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專門把硬梆梆的財經新聞嚼碎、加上點幽默感,再吐出來分享給大家的資深金融專欄寫手。最近啊,有個朋友小明眉頭深鎖地來問我:「老師,什麼是『平盤下禁止放空意思』啊?感覺聽起來很厲害,但又好像很複雜?」他一臉愁容,彷彿剛被什麼財經巨獸嚇到。

其實啊,這句話聽起來確實有點繞口,但它背後的故事,可比你看那些財經新聞標題刺激多了!它就像股市裡的一條「隱形紅線」,平常你可能沒注意到它,但當市場風雨飄搖,這條紅線就會被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Financial Supervisory Commission, FSC)這隻「台灣股市守護神」給亮出來,保護那些在股海中載浮載沉的投資人。

故事要從2025年4月說起,那時候啊,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又一次搬出他那「關稅大刀」,在全球市場狠狠地砍了一刀。你想想看,全球經濟就像一艘大船,一邊被關稅海嘯襲擊,另一邊當然也波及到了台灣股市這艘小艇。結果呢?加權指數那一天直接重挫了2000多點,超過900檔股票跌停,市場上哀嚎遍野,大家的心情都涼了一半。這時候,金管會就得趕緊出手,啟動一套「股市穩定措施」,而其中一個重頭戲,就是大家常聽到的「禁空令」或是「限空令」。

那麼,這個「平盤下禁止放空意思」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它就像是給了股票一個「跳水門檻」。想像一下,你如果想跳水,通常都是從高處往下跳,而不是從水底往上跳吧?「平盤下禁止放空」就是這個意思。它禁止投資人在股票價格跌到比前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還要低的時候,再去借股票來賣出(也就是「放空」或「做空」)。這樣做的目的,是想避免大家在市場恐慌時,一窩蜂地「賣空追殺」,讓股價跌得更慘,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禁空令類型 限制內容 嚴格程度 備註
限制借券賣出數量 每日盤中借券賣出委託量從前30日均量30%降至3% 中度 為避免證券商避險需求受影響,發行認售權證、指數投資證券、經營結構型商品、造市者等不在此限。
平盤下不得放空 股價低於前一日收盤價時,禁止融券或借券賣出 中度偏高 本次2025年川普關稅事件未全面實施此項,僅部分實施。
全面禁止放空 完全禁止任何形式的放空交易 最嚴格 歷史上最少使用,效果也最飽受爭議。

不過,你可能會問,金管會為什麼要這麼大費周章呢?難道股市不能讓它自由發揮嗎?這就牽扯到金融市場的「人性」了。當市場大跌時,大家很容易被恐慌情緒牽著鼻子走,看到股價跌,就想趕快跑,而「放空」這個工具,恰好可以在股價下跌時賺錢。如果沒有限制,大家可能一窩蜂地放空,就像一群人在電影院喊失火一樣,很容易造成踩踏事件,讓市場跌幅超出理性範圍。所以,金管會祭出這些措施,像是「限制借券賣出數量」(把每天可以借來放空的股票量大幅減少)、還有這次的「提高融券保證金比率」(你放空要押的錢更多了,門檻變高),以及「放寬擔保品」(你補保證金可以拿更多元的東西來抵),目的就是想抑制這種「空頭」的賣壓,幫市場踩個煞車,讓大家冷靜一下。

說到「平盤下禁止放空意思」這個概念,它可不是2025年才橫空出世的招數喔!早在2013年,金管會為了健全交易機制,讓大家更容易進行「資券相抵」(也就是當沖操作),曾大幅擴大可以「平盤下放空」的股票範圍,從原本只有172檔擴大到1220檔,幾乎所有能融資融券的股票都行了。這就像是政府給大家開了更多「下坡車道」,讓大家在股價跌的時候也能賺錢。但為了防止大家玩過火,他們也參考了國際經驗,設計了一個很聰明的「冷卻機制」。什麼意思呢?就是當一檔股票當天跌停了,隔天就會「暫停」平盤下放空,讓你沒辦法在股價已經躺平的時候再補上一腳,直到再隔一天才會恢復。這種設計,就像是給市場一個喘息的機會,避免被非理性的情緒無限放大。

那麼,歷史上「禁空令」的戰績如何呢?這可是一門大學問。台灣股市其實不是第一次動用這個「殺手鐧」了。從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到2015年的中國股災、2020年的新冠疫情,再到這次2025年的川普關稅風暴,金管會已經祭出五次「禁空令」了。每次的力度和效果都不太一樣。

比如說,2008年那次全球金融海嘯,金管會是直接使出「全面禁止放空」的大絕招,但你知道嗎?台股當時還是跌了超過五成,而且耗了五年才完全解禁!這告訴我們什麼?「禁空令」雖然能短期抑制恐慌,但它無法改變「基本面」這個硬道理。如果公司的體質不好、全球經濟環境不佳,光靠禁止放空,就像是給一個生重病的人貼OK繃,只能暫時止血,卻不能根治疾病。

再看看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那次,當時金管會採取的是「限制借券賣出比例」這種比較溫和的手段,再加上「國安基金」這隻「護盤神龍」進場力挺,結果台股在禁空令實施後一個月內就反彈了超過一成。這說明什麼?「禁空令」要有效,通常需要「配套措施」助攻,就像超級英雄也要有隊友幫忙一樣。而且,這次2025年的經驗也證明,禁空令啟動初期,借券賣出成交值驟降86%,確實對抑制空方賣壓有顯著效果。

不過啊,凡事都有兩面刃。「禁空令」雖然能穩定市場信心、減緩跌勢,保護小散戶,但它也可能「妨礙市場機能」。你想想看,如果大家都不能放空,那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就會受到影響,有些股票可能就無法透過放空來反映真實價值。更重要的是,它也讓投資人難以有效「避險」(hedging),當你預期股票會跌,卻不能放空來保護你的資產時,風險就更高了。而且,市場人士也常常質疑,禁空令只會「延遲市場調整」,一旦解除,如果基本面沒有改善,股價可能會補跌得更凶。這就像把壓力鍋的蓋子蓋得死死的,氣壓累積到一定程度,一旦打開,爆發力可能更大。

那麼,在「禁空令」生效時,市場上不同的玩家是怎麼應對的呢?
* 法人(Institutional Investors,如投信、自營商): 他們是最懂得「趨吉避凶」的一群。當現股的放空工具受限時,他們可能會轉向期貨(futures)或選擇權(options)等「衍生性金融商品」來進行風險管理。這些工具因為本身是合約,不需要實際借股票,所以不受禁空令影響,成了他們「避險」的救命稻草。
* 散戶(Retail Investors): 對小散戶來說,禁空令可能短期內帶來一些「心理安慰」,覺得政府出手了,市場不會跌太慘。但長期來看,小散戶還是得回歸基本面,理性評估市場風險,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在政策上。
* 當沖族(Day Traders): 這些「刀口舔血」的玩家,他們的操作模式是當天買賣,不留倉過夜。所以,「現股當沖」本身不受禁空令直接影響,因為它跟融券沒關係。但如果是「放空當沖」(先賣沒持有的股票再買回),那就會受到「平盤下禁止放空」的限制了。

說到「放空」這個神秘的詞,很多人一聽到就覺得是「看衰市場」的行為,好像很不道德。但其實,放空也是金融市場非常重要的一環,它讓市場有了「多空對等」的機制,就像玩遊戲有正派也有反派,才能更平衡。

那麼,到底什麼是「放空」呢?
簡單來說,就是「先賣後買」。你預期某檔股票會跌,但你手上沒有這檔股票,怎麼辦?你可以向券商借股票來賣掉,等到股價真的跌了,你再用更低的價格把股票買回來還給券商,中間的價差就是你的利潤。舉個例子,你覺得A股票現在100元太貴了會跌,你就跟券商借10張A股票來,立刻以100元賣掉,賺到1000元。結果A股票真的跌到80元,你再花800元買回10張A股票還給券商,這樣你就淨賺200元(還沒扣手續費和稅喔!)。

在台灣,主要有兩種放空方式:
1. 融券放空: 你需要先到券商那邊開一個「信用帳戶」,這可不是誰都能開的,通常要求你開戶滿三個月,近一年交易筆數和金額都要達到一定門檻。融券時,你得押一筆「保證金」,通常是股票價值的九成。
2. 借券賣出: 這是另一種放空方式,你從證券金融事業或券商那邊借到股票,然後再賣掉。這種方式通常是大戶或法人比較常用。

放空雖然有機會在下跌時賺錢,但風險也不小喔!最可怕的就是「無限虧損」的可能。你想想看,如果你預期100元的股票會跌,結果它不跌反漲,漲到200元、300元,甚至更高,那你就要用更高的價格買回來還券,虧損是沒有上限的。這就是為什麼放空老手都說「不宜長線作戰」、「不要執著於邏輯」,因為市場有時候就是不講道理的!

放空還會遇到一些限制:
* 追繳保證金: 當你放空的股票漲太多,你的保證金不夠了,券商就會通知你趕快補錢,不然可能會被「強制平倉」(券商幫你把股票買回來還掉,你可能因此認賠)。
* 強制回補: 台灣有個特色,每逢公司除權息或開股東會,政府會規定一段時間內不能放空,並要求你在特定日期前把借來的股票買回來還給券商。這時候如果股價不跌反漲,你就很容易被「軋空」(short squeeze),也就是市場上很多放空的人被迫買回股票,反而把股價推得更高,讓你虧損更嚴重。

最後,我們來說說「禁空令」功成身退的時刻。什麼時候金管會才會把這條「隱形紅線」收起來呢?其實沒有固定的時間表。金管會會像一個經驗老到的船長,觀察很多指標,例如市場的「波動度」有沒有降低、成交量有沒有恢復正常、外資(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有沒有開始回頭買股票,以及國際股市和匯市是不是都穩定下來了。當這些訊號都顯示市場穩定了,金管會就會「循序漸進」地把禁空令解除。

「循序漸進」是什麼意思呢?如果一開始是「全面禁止放空」,它會先退回比較溫和的「平盤下禁止放空」,再慢慢地恢復到「限制借券賣出量」,最後才會全面解除所有放空限制,讓市場恢復正常。這樣的做法,就像給市場一個緩衝區,避免一次性放開管制又造成新的劇烈震盪。

總結一下,對我們小老百姓來說,面對這些財經政策,應該怎麼辦呢?

1. 搞懂「平盤下禁止放空意思」: 它不是什麼魔咒,而是特殊時期穩定市場的工具。它禁止你在股價跌破昨天收盤價時放空,目的是減少市場恐慌性賣壓。
2. 政策是短期藥方,基本面才是王道: 就像感冒吃藥可以緩解症狀,但身體健康還是要靠平時的飲食和運動。禁空令能短期穩定股市,但股票的長期價值,最終還是取決於公司的獲利能力和產業前景。別因為禁空令而盲目進場,還是要多做功課。
3. 多元思考,風險為先: 投資這條路,總是有機會也有風險。「放空」雖然能在跌勢中賺錢,但潛在的虧損是無限的,而且操作上眉角很多。如果你是新手,或是資金流動性不高,我強烈建議你先「停看聽」,多學習,少冒險。
4. 別被情緒左右: 市場大漲大跌時,最考驗的就是人性。恐懼和貪婪往往會讓你做出錯誤的判斷。學會控制情緒,理性分析,才是股海中真正的「不敗心法」。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讓大家對「平盤下禁止放空意思」以及「禁空令」有更清晰的認識。記住,投資路上,知識就是你最好的護身符!祝大家都能在股海中,乘風破浪,賺得盆滿缽滿!但別忘了,風險永遠是你最需要注意的。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很抱歉,必須登入網站才能發佈留言。

近期文章

  • 台灣交易所排名大公開:新手選幣,避雷指南!
  • 平盤下禁止放空意思大解析:搞懂它,股市避險不踩雷!
  • IG交易平台:小資族也能輕鬆駕馭全球金融市場?
  • Firstrade詐騙疑雲?阿財教你安心投資美股,避開陷阱!
  • 美元指數長期走勢圖藏玄機:台灣電子股皮皮挫?

近期留言

尚無留言可供顯示。

彙整

  • 2025 年 7 月
  • 2025 年 6 月
  • 2025 年 5 月
  • 2025 年 4 月
  • 2025 年 3 月

分類

  • 交易操作攻略
  • 外匯新聞
  • 平台評測
  • 我的交易工具箱
  • 投資安全門
  • 投資產品 ABC
  • 經濟氣象台
©2025 十大外匯黑平台評測網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